艺术+科技,AI+人文,科技赋能艺术教育,元宇宙赛道上高校数字设计教育改革与创新蓄势待发。11月19日,由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主办的2022元宇宙下数字设计教育国际论坛在五山校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旨在推动数字科技与艺术设计的融合,研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数字创意产业与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融合发展。
会上,8位国内外专家分别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共同探讨和解读元宇宙时代背景下,当今世界前沿的数字艺术设计趋势及设计理念,探索数字艺术设计的学科发展、专业设置、师资建设、人才培养新路径,一致表达了跨学科专业建设、跨界思维转化极为必要的观点。
此外,国内外高校及行业的专家、学者、数字艺术设计企业代表与广外艺同学共近千名观众齐聚云端教育资讯,进行了艺术与科技、教育的多方联动。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长曾用强教授受访时表示,未来十年,元宇宙推崇的XR交互式设计将会蓬勃发展,艺术设计类专业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学校作为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现有玉器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技术等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更将主动对接元宇宙发展赛道,率先进行新一轮“艺术+科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培养更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英国白金汉郡新大学教授莱夫蒂斯·伊曼纽尔·赫里塔基斯以从业者视角看元宇宙的设计教育。在他看来,元宇宙是一个专注于社交联系的 3D 虚拟网络世界,虚拟现实是一种模拟的体验,作为设计师,创造性地创建一个虚拟空间是物质世界和数字技能的结合,需要跨专业团队的综合创造与合作。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元宇宙,鼓励学生在掌握3D建模软件并投入实践应用的基础技能后,更需引导学生探索具备与来自完全不同领域的人士合作的能力,学会跨界的团队协作才能设计和构建真实世界中虚拟的元宇宙“新世界”威客电竞。
美国普渡大学教授张利认为,数字设计是一种超越视觉的呈现方式,包含了用户体验、心理学、品牌、营销、物理和虚拟互动等综合内容,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之间并没有太明显的界限,高校教师要以就业为导向,激励学生形成跨学科的设计思维,成长为跨越边界联通元宇宙的设计师。
葡萄牙高等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伊曼纽尔·巴博萨则分享了元宇宙视角下的设计。他认为,元宇宙可定义为虚拟数字层,是物质生活向数字现实的延伸。未来的数字参与将由创意驱动,元宇宙的设计不仅是创造产品和数字环境,更应从受众的行为和需求出发打造数字商品,将艺术设计参与到虚拟世界的构建,植入到各行业领域,如纯数字的服装、品牌汽车的虚拟汽车模型、虚拟房地产、虚拟场所等,元宇宙激发了数字设计的无限可能。
元宇宙促生了前所未有的服务,数字科技激发艺术创造,教育工作者、学生在参与利用元宇宙、应对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时,思维及心态的转变尤其重要。西班牙赫罗纳大学教授利亚·奇拉维格里奥说:“这也是我们在研究元宇宙及数字化给我们课堂带来的新变化时的重要方法及路径,教育应该是具有倡导者精神,创新的、动态的,那么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创造力则至关重要。”
印度尼西亚建国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汉尼·维加亚则说,在虚拟的元宇宙中,世界是没有所谓边界的,因此设计师面对的挑战更为严峻,需要具备跨文化素养,建立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成为“混合型人才”。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变革的动力,教育工作者则需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主,不被技术所左右,熟练运用和掌握数字技术,从新的角度接受数字化转型。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赞蔚认为威客电竞,艺术设计领域必会直面元宇宙的冲击,唯有扎根文化,才有立根之本。技术虽不断更新迭代,但是文化却是历久弥新的,深挖文化内涵,才能紧抓数字作品的唯一性和创新性,在虚拟与现实空间切换。
北京电影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副教授叶风认为,元宇宙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为传统对艺术教育形式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力量;通过设计,转化为产品创新,服务创新,艺术创新等,为实现其社会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而创造。
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广东东方麦田工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诗锋说,设计,尤其是工业设计,在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冲击下更应具备批判性思维;反思设计,更能启发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改革。人工智能是个强大的设计工具,但人工智能只能模仿并输出,无法创造,因此,企业中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掌握正确的设计思维,理解产品价值点,以及系统产品创新管理对企业经营带来的价值,利用好科技工具进行创作或创造,以科技助力创新创意设计产业。
不同维度、不同视野的专题讲座,专家与师生的交流互动,引发与会教师、同学们思维碰撞,深入思考教育教学、专业发展方向及数字新时代亟需的职业核心素质。
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李欣怡老师谈道:“一直以来我们在使用快捷的技术来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既然发明了AI技术,为什么还需要学生坚持不懈去练基本功?AI可以通过文本去生成剧本、设计图、还有效果图,那为什么还需要人工不断反复去练习?今天这个疑问得到了很好的解答:人工智能与人类艺术创作的最大的区别是AI只能模仿,无法创造,而人类则有无限创造的可能。未来社会可能会淘汰一批没有创造、只会临摹的设计师,但永远不会淘汰一批有创造力、有创新性、有想法并有能力实现的艺术设计师。在未来的艺术教育里面,更应该加强的是设计师脱离技术后的手头表达能力,这个才是最核心的技能。”
产品艺术设计教研室杨赛男老师则说,“艺术+科技”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设计专业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设计知识精深,而且要求学生掌握适当的工程专业知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设计专业与工程专业的交叉融合,也是设计专业自身建设的拓展与延伸。有效建立和采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开放性的设计思维,成为推进设计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推进设计专业“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强有力保障。在元宇宙大背景下只有构建这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促进供需对接和流程再造,培养引领未来设计发展的创新型设计专业人才。
据悉,本次论坛是广外艺主办的首场以“元宇宙”为主题的国际论坛。既是元宇宙数字设计发展及产教融合背景下“艺术+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一次先行探索,也是国内外教育界、学术界以及数字设计领域行业、产业、企业多方联手,深层次从教育本质的角度,对当前数字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了设想和展望:以生为本、发展教育、融合创新、迎接未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