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教育报》5月5日刊发了江苏徐州进行课程改革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报道。徐州乡村教育体量大,其乡村教育振兴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思考。本版以乡村振兴视野中的乡村教育发展为题,邀请各领域领导专家探讨乡村教育发展之道。
徐州乡镇及以下学校数量占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数量的73%。几年来,我们通过课程教学改革努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徐州80%的乡村教师满意自己的工作,并愿意继续在乡村工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全国农村教育发展现状,以找准定位和努力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战略地位。
在农村,教育既是基础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农民热切期盼办好农村教育,生活再难也要让孩子上学。“有学上”问题解决了,“上好学”“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了广大家长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好,关系农村长远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早日实现。
我国一半以上威客电竞的适龄儿童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加强农村教育。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11年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十二五”以来,先后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农村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显著成绩。2019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达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4年启动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程,覆盖2600多个县、近22万所学校,规划投入5000多亿元,惠及4000多万名学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善了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
二是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了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了义务教育经费稳步增长长效机制。各地按照国务院要求,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2020年该标准将达到每生每年1000元以上。校长不再为筹集经费发愁,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学校管理和提高办学水平。
三是统筹谋划部署,提高育人质量。自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个重要文件。2019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包括农村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迈入了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阶段。
但要清醒地看到威客电竞,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二元结构也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农村教育总体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教师水平总体不高、小规模学校数量众多等问题,依然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农村有多家产业,教学点合并到乡镇中心校。乡村教育怎样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准定位?乡村教育怎样布局比较合理?
记者:欲治“乡”,则必观“城”。当前中国的发展,城乡保持什么样的格局最适合当前发展?
英:2018年全国人大广东代表团会议时,习强调,将来我国也还会有三四亿人生活在农村,所以农村发展和城市化应该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按预期比例,中国城镇化率要达到80%左右。乡村振兴的成败,主要面临未来城乡人口布局变化趋势和土地制度改革力度等问题。
英:在当下,乡愁是一个具有“准政策”特点的用语,我把乡愁解释为“社会友好”感受。人们之所以有乡愁,是因为城市出了问题。
英:解决这个问题,要把城市搞好。城市规划不够合理,所以人们会怀念乡村,想办法让乡村现代化。
关于城市能不能承载乡愁,我国目前不具备所有条件,这与城市居住形态有关。要改变城市居住形态,把城市建设得具有乡村功能。我们也看到,农村居住形态也在模仿城市,向集合住宅方向发展。如此下去,农村的乡愁,也会越来越淡。
英:通常来说,能使乡村人口相对稳定的最小规模,大致与支撑一所优质小学存在的人口规模相对,约8000至9000人。如果明显低于该规模,会有人口外迁压力,甚至可能收缩为小型居民点。
从城乡人口布局变化趋势看,一般建制的镇域和乡政府所在地(接近4万个)适合建立相对有效运行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学校、基层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等。
学校建设、布局要面对投入产出的问题,要搞清楚集中办学的利弊得失,本着积极的态度解决寄宿学校教育的问题。
一定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针对教学质量不好的问题,就要提高教育质量。如果寄宿生心理出了问题,就要配心理老师,而且要对寄宿学校教师给予补助。如果寄宿生活条件不够好,就要想办法提高寄宿生的生活条件,让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得都很好教育新闻。但是,不能因为一些寄宿学校出了问题,就不寄宿了。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官山中学2005年在校生1500人,10年后仅300余人。学校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学生数又到了1500多人。孩子不送走,家长也不走了,解决了镇上企业的招工难题。这体现了教育什么样的社会功能呢?
英:这个案例很重要,既是成功的城镇化示范,又是乡村振兴的体现。学校规模比较大。人要到小城市去生活,我们可以给乡村另外下一个定义,这样的“小城市”也是乡村。
在这个乡镇,人口布局在发生变化,至少已经不是原来的乡村了。原来这所学校只有三四百人,现在到了1500多人,周边的农民也会被吸引来。这样一来,这里的环境就发生变化了,人口、设施等,都发生了改变。
近年来国家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乡村教师队伍有所改善,但相威客电竞对城市仍然有较大差距。乡村振兴应该着力解决这一问题,如有可能,要着力提升教师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智力之源,既是农村教育的支撑者,也是乡村文明的传承者和乡村社会进步的促进者。
乡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的支撑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目前我国有3280多万名乡村中小学生、290多万名乡村教师。许多满怀教育理想的人长期奋斗在贫困偏远的教学点。他们根植于脚下的一片热土,用知识点燃农家子弟的梦想。
乡村教师对于农村教育的支撑,一方面来自其“乡土性”,能够基于乡村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开展有效教学,让学生把知识及其所处环境进行互动与融合;另一方面来自其“现代性”,乡村教师眼界、见识和思维相对先进,能够利用网络等教育资源,为学生打开视野、增强能力,将莘莘学子送往梦想彼岸。乡村教师是村学的脊梁、农家孩子的圆梦人。
乡村教师是乡村文明的传承者。乡村是炎黄子孙几千年来耕作劳动、繁衍生息的地域,许多传统美德历经世代传承,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乡风。历史上,乡村教师则被看作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推进着乡村文明的传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迁移,乡村学校的“文化教育中心”地位有所下降,甚至有些乡村学校成了乡村“孤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立足乡村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知识分子代表,需要担负起传承发展乡村文明的历史重任。
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进步的促进者。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要加强党的建设,要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实现农村教育与乡村社会深度融合。乡村教师之于农村,不应只是教育者,更应是名副其实的建设者;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要更多承担起促进乡村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在农村大地播种文明与科学的火种。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等,都与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密不可分。可以说,充分发挥乡村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对于乡村社会进步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有许多事情要通过微信、校讯通等与家长联系。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这些工作都是教师来帮助完成的。教师平时要提醒这些儿童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等,在教学中要格外关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育在这些孩子成长中所留下的印记还是挺深的。
王若熙:沃克先生您好威客电竞,读者想了解教育在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成长中的作用。您认为家庭困境会给儿童带来哪些影响?
罗伯特·沃克:分析表明,经历过贫困的儿童比其他人更有可能诉说自己的家庭生活困难,对学校态度消极,自尊心不强,有孤独感和焦虑感,更有可能参与反社会和危险行为。
罗伯特·沃克:贫困的代际传递远没有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普遍。虽然出生在困难家庭的儿童成年后贫困的可能性要高于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儿童。教育经常被认为是打破贫困代代相传的主要机制。
罗伯特·沃克:由于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参加技术和职业教育有助于在劳动力市场中占到优势,这可以为社会流动和减少贫困作出巨大贡献,当然也可能加剧不平等。
罗伯特·沃克:父母外出打工对婴儿和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毫无疑问是负面的”,相关研究人员得出结论,亲子分离会给孩子带来灾难性的压力。他们更容易感到不快乐,表现出心理和行为问题,沉溺于酗酒和吸烟等危险行为,有些孩子会有自杀倾向。
有证据表明,留守儿童可以从社交情绪学习项目中明显受益,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应对每天面临的压力。
王若熙:江苏徐州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的刘春娥老师关注农村学生情感障碍、沉迷游戏等问题,摸索出儿童诗教学。您如何理解乡村教师的情怀和责任感在乡村教育中的作用?
罗伯特·沃克:教师意识到,物质匮乏、营养不良和祖父母照顾的局限性等因素限制了留守儿童学习,教师被期望去适应或弥补父母角色的缺失。
在农村地区,很少有父母通过商业途径让学生获得补充教育,尽管仅仅花时间准备和反思课程就可以极大提高学业成绩。
王若熙:徐州睢宁县王集小学的朱永老师带学生研学,为学生买肉包填饱肚子,自己却吃自带食物充饥。他的关爱,影响了这个学生一生。您认为乡村教师队伍该如何发展?
罗伯特·沃克:我相信,许多老师为乡村儿童的利益而努力工作。教师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儿童与贫穷家庭的情况,特别是留守儿童。必须调整家校关系,考虑到学生父母不在时,积极参与照顾他们,像你提到的朱永老师一样。
有必要提供专门的社会工作和支助服务,以减轻教师负担,使他们能够满足处境不利儿童的需要,因为这些儿童更有可能出现学习或行为问题。
下沙村是国家级贫困村,2018年脱贫。村里有产业,目前已经人均4万多元。扶贫就要从教育扶贫,使乡村教育优先振兴,否则乡村就糟糕了。要发展新兴农业,农民没有文化不行。我们村的民风好,村民多数是从村里的畲族小学毕业的。
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学校是乡村社会的有机构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小学是深入村落的国家机构,是代表国家意志实施国民教育的组织,是在民众意识中构筑国家主权观念的机器,是乡村社会中有国旗飘扬的地方。
如果乡村有学校存在,那么琅琅书声就是村民生活的意义坐标,当村民下地、出工路过学校时,读书声提醒着村民生活的意义,甚至提醒村民“我的孩子明年也要上学了”“我要抓紧时间干活,好早点为孩子做午饭了”“我的孩子明年就要上中学了”。是读书声在提醒着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在昭示着改变命运的希望与未来。
不仅如此,乡村学校的存亡还是乡村社会是否宜居的价值尺度。我们在城市中经常发现,如果某地有一所高质量学校,那么周边房价也会提升,即所谓“学区房”现象。其中,优质学校作为一个空间“场”,其外部性是相对区位的函数,也就是说,越是接近优质学校的区位,其社会福利价值越大,因此也就越被认为是值得居住的地方。对乡村来说同样如此。一旦乡村失去了学校,也就意味着其正外部性的减少甚至消失,它对居民的价值自然就会降低。
乡村教育不仅对乡村社会有价值,对城市社会也同样有价值。我们应该确立城乡命运共同体的观念来看待乡村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有质量的乡村教育有助于提升村民素质,如果学生毕业后还当农民,那么受过教育的农民形成了现代有机生态农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我们都可以吃到放心的粮油干果、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如果学生毕业进城发展,那么受过教育的市民形成了现代文明开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不仅有助于加速实现人的城市化,实现就业、身份、人格的现代化转变,而且会整体提升城市社会秩序和文明程度,不至于落入城市贫民窟的境地。
乡村教育本质上有助于提升乡村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有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人民生活富裕,有助于促进国家逃出“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教育是维系城乡命运共同体的最根本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