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习在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联组会上回应教育领域热点问题
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无论是新领域新赛道的开辟,还是新动能新优势的塑造,教育改革都将进一步聚焦并凸显一个重大命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唯此,我们才能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也才能从根本上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一、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教育的本义,更是对时代与未来之问更自觉更积极的回应与落实 何为教育?教育是关乎人发展的活动,不仅对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知识,更要以道德的方式展开过程,让学生道德与生命共同成长,因此,教育学本质上是人学。一部《论语》,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教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中国智慧教育学。读《论语》,一个个已故斯人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看到了人,看到了智慧的生长。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赋予教育的“天之大任”,正是帮助学生做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具有中华民族灵魂与脊梁的人。“大学之道”,也在于教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些关于教育的本义,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我们虽都懂得,也不断明白,但是,似乎最明白的事也往往最容易被忘记,也最容易被忽略,最容易被误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将教育这一“常识”——培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再次提出来,无疑是对教育本义、本质的坚定回归,也在提醒和督促我们牢记教育的真谛与使命,也许这正是我们最不该忘记的育人初心。 值得关注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这样强烈。因为我们处在时代的伟大变革之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有更高的历史站位、更深邃的洞见、更远大的前瞻,否则,我们很可能在平庸、肤浅上徘徊,自觉不自觉地与时代相隔离、与使命相偏离,因而落在时代的后面。 于是,我们选择以下几个重要视角来重新认识。其一,高质量发展视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与任务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本质,是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因此,教育的高质量归根到底是育人的高质量,而育人的高质量就高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育人的高质量抵及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旨归与核心。正因为此,教育的高质量才不会是空洞的,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才是生动活泼、五彩缤纷、可以触摸、可见可评的。因而我们才能深刻领悟,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支撑、战略性支撑实质是育人质量的支撑和人才支撑。其二,“人才强国战略”的视角。“人才强国战略”掷地有声,震撼我们的心灵。以往我们都会引用的一句成语“国家栋梁”,正是这一强国战略的生动演绎与表达。“人才强国战略”促使我们确立起一个核心概念:今天坐在课堂的学生正是未来强国之人才。从学生到人才的转变、提升,首先需要教师从学生身上透视未来人才的身影,主要是理想、信念、智慧及人格。这一转变,关键在于今天的育人质量的提升。将育人质量置于“人才强国战略”之下,我们才会感受到使命的光荣与责任。其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视角。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个紧密关联的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规定了育人质量的方向感,并提出了主动性、时代性、创造性。这是育人质量的灵魂和根本的历史动因,这当然是关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大计。 综上所述,不同的视角证明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提高育人质量首先是质量观问题,质量观的核心是人才观问题,质量是育人质量,是人发展的质量,是人才成长的质量。以往,我们也常常讨论提高质量,但没有将育人质量鲜明地凸显出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重要任务,让教育质量发生质的变化,让质量观发生一次本质性的跃升。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重中之重愈发聚焦、愈发鲜明、愈发坚定。 二、实践育人: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寻找方法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给了我们观察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观与育人方法论,尤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并以此去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开创育人质量的新局面。 首先是价值观。价值是理想中的现实。价值观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灵魂,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确保“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形成坚定信念并使之真正实现。一是格局观。怀进鹏部长反复强育改革发展的格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深入理解教育改革发展所处的新时代和环境的新变化,清醒看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使命。显然,这样的格局观其实是价值观——观察、审视教育的价值方向。在这样的格局观下,看待人才培养质量才会更符合历史潮流与时代进步的伟大召唤,才会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与这一核心价值紧密对接起来,这样的质量说到底是大人才观。二是基础观。不断琢磨,你会被基础教育的“基础”二字深深吸引,对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特点一语中的,找不到比“基础”更精确、精当的表述。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就是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的素养基础,只有基础夯实了,人才发展才会有更宽更广的发展可能,舍弃基础,抑或轻慢基础,对人才培养质量将有百害而无一利。基础观也有发展性,其内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与优化。尤其是“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应当成为“基础”的重要内涵,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与重点所在。基础观伴随时代发展,才显现基础强大的生命活力。三是乐育英才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为孟子认为的“三乐”之“一乐”。可见乐育英才,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陶行知将“爱满天下”与“乐育英才”联结在一起。所谓“英才”是指优秀人才,但从人的生命潜能看,所有的学生都有成为英才的可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然包括“英才”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是育人方法论。价值观决定着育人的方向,规约着育人过程,并对育人方式进行价值判断与及时调整。价值观与育人方法论共同作用于育人活动,影响甚或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育人方法是个系统,从不同方面关注人、影响人、培养人。这个系统有个轴心或关键:实践育人。实践育人的主要内涵是:用实践的思想、方法育人,在实践中育人,培养拥有实践能力的人。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 践行实践育人,一定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育人价值作出过深刻论述。马克思说,“所有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实践性的”,“只有用实践的方法才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这是因为,“理论上的对立并不是简单的认识上的问题,而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所以,“将理论带入神秘主义的城堡里的所有那些神秘,在人的实践当中,以及在对实践的理解当中,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有个重要的论断:“观念的实践需要拥有强大的实践能力的人。”用他自己的描述,正因为此,“我都将活力四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论。实践育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是指导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武器和基本原则,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就必须贯彻落实和充分体现实践育人的基本原则。 践行实践育人,一定要增强现实针对性。长期以来,教育教学总是被局限在教室里,局限在符号世界里,脱离实践,远离生活。经过20多年的课改实践,这些情况正在改变,而且在某些地区、某些学校、某些方面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但顽瘴痼疾很难一下子被破解。可以说,以上这些情况仍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短板”,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离“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的目标尚有不少的距离。今天,再次强调实践育人,既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又具有严峻的现实意义,不可有任何的小觑。 践行实践育人,首要的是形成新动能。新动能来自哪里?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于立德。在中国伦理道德中,“德”与“仁”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993年10月在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一批文字竹简,发现一个字“ ”。上为“身”下为“心”,据考证此字应读为“仁”,即在先秦时期“仁”的写法是“ ”。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仁” 或“德”来自身心的结合与统一,不只是外化的一种行动,而且来自内心的觉醒。这一思想与孟子的“四心”生成“四端”之说是一致的,就是人的道德具有内生于心的特点。当然这种内生的道德觉醒也需要有“身”的行动,即道德实践。道德学习逻辑在于身与心的共同行动。这是人成长的动能。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立德,而立德指的是大德大爱大情怀,是指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道德实践中激发学生成才的内生力,形成的这一新功能核心要义在于“小我”融入“大我”,青春为祖国而歌唱,生命为民族复兴而澎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绝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践行实践育人,需要开辟新领域。实践打破了边界,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建立起联系;即使学科,其本身也具有跨学科性,“独善其身”的学科其实是不存在的,恰恰相反,是通过学科实践让知识之间牵起手来,编织成学习的意义之网。人才培养亟须在学科整合中、在知识的交叉地带中学习,成为交界上的对话者、研究者、创造者。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不只是一种新的学习任务,也不只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更不是赶时尚、盲目追赶潮流,而是育人的一个新领域。开辟这一新领域,开阔学生胸怀,扩大学生视野,增长新见识,提高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应当坚信不疑,以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提高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和重点,将以此极大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创新实践。 践行实践育人,需要开辟新赛道。最近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作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演讲,题目叫《一流人才,始自学“问”》。他一开始就提出“中国数学和基础科学的前路到底该怎么走”。他认为“学”与“问”都重要,但“问”更重要,“思考就是问”。他举例说,数学家“希尔伯特23问”,推动学科进步的作用毋庸置疑:“这23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说引领了数学界后来50年的发展。”同样,他本人在1978年循众要求,提出了120个几何方面最重要的问题,诸如“能否听出鼓的面积”等问题。他还概括出好的数学问题“要有深度、简洁、漂亮、有趣”。提出好的问题让人豁然开朗,生出“伟大的工作”。一流人才,始自学“问”,我深以为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赛道,固然古老,但仍然是个新赛道。新赛道是人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研制出来的,是人开辟、开拓、开创出来的。我们需要这样的新赛道。 三、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要激发教师的创造性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正在让我们对教师的存在价值和专业发展有新的认知。教师也应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是,“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不应设限的,况且作为自古以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理当是人才,是“第一资源”。不仅如此,联合国还明确提出,教师是建设教育体系的核心;教科文等四个组织还共同发出一个口号:“复兴始于教师。”在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军中,教师一定不会是缺席者,而且应当成为主力军。当今,我们应当形成这样的信念:教师是人才培养者,同时高质量的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保证。将教师当作人才,当作“第一资源”,我们应当态度鲜明、理直气壮。 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是“少年中国说”。由此,我们不妨推演出“教师中国说”,大体意思是,教师智则少年智则国智,教师强则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教师,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有种神圣使命感,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强烈感受到肩头历史重任的责任感。今天,我们讨论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讨论人才培养质量,不关注教师、不帮助教师、不提升教师是无法想象的。 在确立教师是“人才第一资源”观念后,教师更要自觉担当起提高育人质量的使命,紧紧围绕实践育人目标,努力有新思考、新举措、新作为。教师应该成为实践育人的深刻思考者。实践育人固然要坚持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但实践育人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具有统领性。教师要努力学习并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观,用实践作为“第一支架”,撬动育人方式的改变。教师应当成为实践育人活动的精心设计者。实践育人不能离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具有各种形态,教师要做整体规划、优选主题,科学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站立起来。教师应当是优秀的实践育人资源的开发者。要充分开发、转换、使用课程资源,让资源成为实践育人的新平台。教师本身应成为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教师要投身改革实践,激发积极性、创造性,锻造实践育人的真本领,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反思、改进、研究是教师可贵的品质。教师应是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是思想劳动者、精神劳动者、情绪劳动者、审美创造者。学科育人、教学育人、立德树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习一直教导我们: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我们的进一步领悟是,以理想培植理想,以智慧生成智慧,最终以人格培塑人格与灵魂。有这么一支教师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会获得核心保证,才会让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真正实现。因此,培养高质量教师队伍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逻辑结构,在优化育人生态中,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我们踔厉奋斗,永远向着那光辉的时代地平线。 (成尚荣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详情】
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应以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为突破口,促进“双减”落地,改善学生学习生态。 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实现高质量学习是“双减”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被视作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关键着眼点,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时代重新定义未来教育的本质,知识的形式及其建构理念、路径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这必将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冲击乃至颠覆效应。变革学习方式既是坚持素养导向、落实育人为本、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与时俱进,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始终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学习方式也处于不断变革迭代、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凸显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理念,涌现出深度学习、个性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创新型学习模式。但是,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学习方式的转型仍面临诸多短板与障碍,需以系统化协同理念,深入思考学习方式变革的机制与路径。 变革学习方式首先应深化学习理念的转型,统合协调认知与非认知学习要素,注重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传统上以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理解学生学习方式,将其变革局限于认知方式、风格或策略的转变。知识获取的多寡、难易被视为学习方式效果评判的核心标准,进而催生过于强调应试和分数的教育短视化现象。学习方式本质上蕴含着动机、意志、社会情感等非认知的心理品质。变革学习方式应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意志力、创造力、合作沟通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促进认知策略与非认知素养之间的互动衔接、协同发展。 变革学习方式需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强化教学活动、学业评价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匹配和相互支撑。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评价标准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活动,同时也从根本上形塑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策略和状态。应充分运用教学评价指挥棒,发挥评价的引领与导向功能,将学习方式纳入以素养为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之中,开发与学习方式变革相匹配的作业设计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合作和探究转型。此外,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与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结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革学习方式需推动新兴信息技术与学习全过程的高度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变革。智能化与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正推动着学校教育的革命性转型,同时也为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变革提供技术支撑。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建构虚实结合、多维立体、个性智能的数字化学习场域成为可能,并将拓展学习空间与平台、丰富学习资源与工具、转换学习情境与领域,进一步推动互联融通的无边界学习的产生。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媒介,不断推进人机互补、协作及其与学习全过程和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解放学生双手与大脑,为个性化、自主性、探究型学习创造条件,实现学习的过程效能与成果质量的双提升。 变革学习方式还需强化家校社协同,破除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系统。教育功利化与短视化倾向带来了教育焦虑和无序化的教育竞争。“唯分数”“唯成绩”“唯升学”等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进一步导致学习方式趋于单一片面、刻板机械与低质低效,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学习与成长规律。因此,要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功能,积极宣导正确的教育理念,让教育的育人本质成为社会共识。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教育竞争,秉持教育的长期主义理念,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文化土壤。【详情】
■两会聚焦 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 特别报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新部署意味着新变化,新变化昭示着新机遇和新挑战。这意味着教育强国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不仅要准确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更要准确把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和供需规律,从更为宏观的视角认识教育的定位与使命。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引发代表、委员们热烈讨论。 念好“先”字诀—— 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国基础教育站在了新的发展阶段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成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座”—— 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看来,未来要牢牢抓住促进公平这一战略主题。这里的“公平”是在高水平普及基础上的公平,是着眼于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推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平,是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的公平。 从重视学前教育到办好学前教育,再到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有了更多期待。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带来了四川的一组数据:近3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179所,治理整改小区配套园872所;截至2022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9%。 在普惠发展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柳茹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基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应鼓励有条件的普惠性幼儿园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办园模式,提供0—3岁托育服务,解除双职工父母后顾之忧。 高中阶段学校要突出多样化。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建议试点建设科技高中。在教育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区域,探索大学、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系统三方共同设立科技高中或特色班。通过探索建立科技高中和大学贯通选拔及培养的方案,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办好县域普通高中不仅关系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稳定和支持作用,更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建议,健全完善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政策措施,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教融汇”,这与职教界耳熟能详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并置。 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哪里?全国政协委员、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给出的建议是建设现代产业学院。 张运凯说,要更加明确现代产业学院的地位与作用,契合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以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此外,要尽快打破在学校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单一模式,将现代产业学院建在产业园、科技园等生产场域,延伸、拓展办学空间,凸显企业办学主体优势。最后,还要给予产教融合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激励机制。 发展支撑引领国家战略实施的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 “跳出教育办教育、跳出科技搞科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认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专业优势,聚焦高精尖产业链创新链堵点、难点和痛点,精准布局创新链,“政府立题、企业出题、高校答题”,围绕共性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布局重大战略项目和前沿技术,切实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原创力”和成果“转化力”,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教智慧。 念好“协”字诀——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前不久,武威职业学院的17名学生来到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新一轮的专业学习和岗位实习。 他们的缘分来自5年前的一次握手。2018年,甘肃省教育厅、武威市政府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在武威职业学院开办“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探索高职院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项目的切入口。5年来,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57人,其中超过70%的毕业生在西部新能源产业就业。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是新时代我国人力资源深度开发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仅从钢铁一个行业就可以看出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教育新闻。据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中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高达55.3%。与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的名号相比,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大矛盾。 光靠职业教育解决不了中国钢铁业转型之困。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一直制约着行业转型。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集团董事局主席董才平建议,充分发挥科研院校集聚人才的优势,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本科生,签订协议,对不同层级的人才制定不同的培养路线。 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利于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并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在协同发展的途径方面,张力建议,要在学历教育系统内部,继续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牵引,在既有中考、高考的“职普分流”框架下,重视增设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普通本专科与职业本专科之间的“职普融通”渠道,理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学分互选、师资互聘、设施共用、学籍转换等方面创新体制机制,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 念好“破”字诀—— 破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3月5日,习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作为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王焰新认为,实现变量为增量的具体路径,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打造“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交流”五位一体的科技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持续在“高精尖缺”和“卡脖子”技术人才培养上发力,以满足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关键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认为,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破题,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努力为所有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机会;更加重视“破界”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关注本质、打破局限,开展更有价值和战略性的创新,培养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杰出人才。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急用现招,创新意识、创新文化更需要水滴石穿、久久为功。”方守恩发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连贯性欠佳。创新生态系统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共同参与不足。他建议,加强政府引导和顶层设计,在各学段贯通推进创新教育模式;试点建设科技高中,探索大学与高中教育相衔接的新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超常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在大学强化创新教育和学科交叉,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 在“聚天下英才而育之”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认为,一方面,要面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推动招生就业联动,同时探索优秀学生的早期发现和选拔机制,特别是通过“强基计划”等有效措施激活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聚焦基础学科和国家重点急需领域,围绕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提升,强化本硕博贯通、长周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形成了基本共识,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详情】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云阳”启动,“线上微讲座+线下回头帮”新模式确保帮扶见线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云阳”活动线上举行。 来自川渝两地的9位高层次专家人才与受援单位,以及云阳县各位领导和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相聚“云端”,凝心聚智为云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谋划出招,为各行业加快复工复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人才动力。[详情]
3月14日是世界圆周率日,为充分挖掘有数学天分的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高阶思维,营造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浓厚氛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感受数学传统文化深厚底蕴,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小学举办第三届数学文化节,开启了生日“π”对,带领学生欢庆数学“周岁生日”。[详情]
“命”出新意 “题”出精彩 重庆市实验中学首届高中教师命题比赛正式启动
命题能力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为了落实巴南区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行动“大树”计划、“培根工程”,近日,重庆市实验中学校举办了首届高中教师命题比赛,旨在以赛增知,以赛练技,为教师专业化成长赋能。 据悉,本次大赛由命题比赛和说题展示两个版块构成,共有9个学科87名教师参赛,活动主题突出,覆盖面广。 命题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展示了选取命题素材、确定试题主题、寻找命题角度、设置命题问题、绘制图表、打磨试题答案等原创试题命制能力。教师们以知识为基础,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任务驱动,创新试题命制,以期发展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与周密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详情]
经常听身边的教育工作者讲,教育无甚大事,每天都在平凡的教书育人中度过。但是,教育也确无小事,事事都牵涉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特别是,总有一些看似不大的小事,有的是“冰山一角”,有的像“鞋子里的沙子”,有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小事,如果不尽快加以关注解决,就会影响学校大局。做教育、办学校、当教师,就要善于挖出这样的关键小事。那么,类似的关键小事从哪里找?如何解决?怎样转化为育人温度?“变则通、通则久”,发现解决关键小事,需要做好“通”字文章。 从沟通中找。关键小事,背后是关键问题。问题的发现,除了靠慧眼,主要还是靠沟通和交流。只要牢固树立沟通思维,搭建沟通渠道,健全沟通机制,就不难找出各类问题。 大家会发现,每到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段,学校门口都会聚集着大批家长。这些家长以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祖辈居多威客电竞。他们对孩子都非常仔细和上心,大部分都提前到达,有的甚至提前很长时间就到校门口去等。于是,我们在全市推动,由财政出资建立学校门口的“家长接送区”。这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歇脚点,还将其作为学校展示办学成果、讨论家校共育、沟通解决问题的重要阵地。我们积极倡导,在每天上下学这个关键时段,由校长出面,在“家长接送区”与家长、孩子沟通交流。由此,各种问题汇集起来后,再提交学校党研究,确定其中的关键小事,立项目、建制度,有效处理到位。 从一定意义上说,师生、家长的焦虑点、烦心事,就是关键小事的切入点、突破口。只要有心去想、用心去做,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在沟通中发现、在沟通中解决。 由开通中来。教育是开放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需要智慧众筹。办学治校要有开阔的胸怀、开放的思维、开明的理念、开朗的性格。征集办好关键小事,就要有开通的姿态和状态,采取多种方式,体现便捷化、高效性。 为此,我们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教育惠民一码通”制度,面向社会公布各自专属的二维码。公众对教育、对学校、对育人有任何诉求、建议等,都可以“一码”提报、扫码即报。将其中反映集中的、事关全局的问题,作为关键小事。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办学理事会制度,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和执行。由于理事会成员来自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看教育、想问题的视角就更多元,所提建议就更全面。诸如类似的事项,家长委员会、教师委员会、学生会等也可以随时向学校提出建议。再如,我们要求学校每月由党组织召开一期学情会商,将涉及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类问题梳理出来并建立台账。这其中哪些是关键小事,由参会人员一起协商确定、一起协商制定解决办法。只要有了开通的意识,自会有开通的办法和机制,关键小事就找得准,解决得快,效果也好。 随流通中变。学校是一个发展的团队,师生都是鲜活的生命,每天都在成长变化。再好的征集、解决问题的“法宝”,也要应对不断流通中的改变。特别是关键小事,尤需用动态变化的眼光来审视。 比如,总有部分孩子在入学时,会忘记带水杯、学习用品等。家长送来后,如何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学生手中?学校将其作为关键小事,建立起快捷送达通道。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有的班主任探索出很多指向育人的“小窍门”来解决,成效反而更好。诸如,让孩子每天出门前回头5秒钟、头天晚上自我检查、家门口设必带物品打钩表等制度,都非常有效并深受家长认同。再比如,“拖把放哪里”,是让很多班级都烦恼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愿意将其放在自己身边。如何来处理?我们也把它列为关键小事,重点是以此体现背后的育人价值,注重解决孩子们的身边小事,来提升育人温度。 在联通中解。之所以称为关键小事,就是杜绝“就事论事”,将其与各个层面相联通,而不是作为孤立的点来看待。 首先,要与各项制度相链接。例如,关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在这方面,没有小事。但是师德建设,单靠硬抓是做不好的,需要将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都与其联通起来。这其中,职称评聘、评优表彰、绩效激励就是很关键的几个方面,如何将其与师德表现有机结合,转化为内生动力就至关重要。与此相衍生的各类事项,就可作为关键小事。其次,要与各个群体相链接。一般来讲,学校层面可分为教师、干部、职员、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等不同群体。以教师评价为例,如何做到既精准评价又让评价对象满意认同?就要将各个群体都纳入评价体系,实施多元化综合评价。再如,小学阶段的阅读积淀和阅读行为习惯养成,对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单靠学校教育是难以承担的,就需要家庭教育来支撑。如何有效提高家长的阅读力,就成为关键小事。再其次,要与各种工作相链接。只要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种事项之间有效协同,破除“谷仓效应”,一些制约问题解决的关键节点、堵点、痛点就会显现出来。总之,将关键小事放到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这个大框架中来审视、解决,把各个问题点链接起来,或许答案就“不请自来”。 于融通中化。关键小事找得准、办得好,最终还是要靠一个区域、一所学校的教育生态来保障,将其与办学思维、育人理念、文化氛围、机制创新等融为一体。当然,这种融通需要关键人物去做。谁是关键人物?首先是校长,其次是积极参与其中的每个人。 在日常学校管理中,我们应关注三条理念:一是做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重要;二是还需要做什么事,比怎么做事重要;三是做一件事产生的效果比做多少事重要。发现、解决关键小事,需要校长遵循这些理念,来定位、设计、统筹,而不是平推直叙、漫无边际。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别忘了学校那些“意见领袖”。比如,关于为高中教师提供早餐的问题,大家要求不一,确实有些众口难调。有位校长说,他主动倾听“意见领袖”的意见,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每周预报、提前微调、同伴互助等方式,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因此,要将“意见领袖”当作特别关心学校发展的人来对待,主动倾听并化解他们的内心积怨,将其凝聚成同行者。总之,育人的温度来自方方面面的融通,我们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发现并解决学校里的关键小事威客电竞,需要我们主动去“通”与“导”。其实,在整个治校育人的过程中,既要就事论事,也要触类旁通,既应中通外直,也应通达权变。只有通观全局,才能做到政通人和,让师生心情通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在发现并妥善解决一件件关键小事的过程中,让师生、家长感知育人温度并为之感动。[详情]
学生心脏骤停怎么施救?如何把握“黄金4分钟”?有人异物卡喉该咋办?怎么给伤口包扎止血……校园生活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避免悲剧的发生。 3月14日,为切实加强渝中区学校教职员工应急救护技能,提升校园生命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渝中区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渝中区学校急救技能培训会。[详情]
▪高质量推进内涵建设,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顺利召开2022-2023年度工作会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 会关于组织收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2学术年会直播的通知
▪传播重庆教育好声音!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山东安丘兴华学校实施生活化劳动课程,培养学生良好品质—— 用劳动教育造就热爱生活的人